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江南荷采莲古诗(关于莲的诗句)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3 17:37 18

本文目录:

江南荷采莲古诗

江南荷采莲古诗

 最佳答案:

      你说的可能是汉乐府的《江南》。其全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诗的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绘了江南水乡莲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接着“鱼戏莲叶间”,将画面聚焦到莲叶下嬉戏的鱼儿,它们在莲叶间自由自在地游动,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后面“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通过对鱼儿在莲叶四周不同方位嬉戏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欢快的氛围。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可以被视为一首情歌,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春活力。

      这首诗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具有优美隽永的意境和清新明快的格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了汉乐府民歌中的经典之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江南可采莲,莲叶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宋诗人对江南六月荷塘盛景的描述。故园的荷塘不缺乏 如此壮观的景象,六月荷花盛开,点点随风摇摆,应是怎样的壮观。只是这四月的荷,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青涩而单薄,好在荷塘四周袅娜的垂柳早已舒展着温婉 的情丝,相伴静静的荷塘,让这静默的世界里生机依然。

《江南》这首诗的意思

[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解说]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汉乐府:
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东汉仍设有乐府。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全诗格调轻快。犹如一幅曼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的鱼儿在嬉戏,还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莲的男男女女,闭上眼,采莲的女温润柔美的歌声仿佛萦绕耳旁,滑进你的心间。那么秀丽的江南风光!那么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小船儿轻轻的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读完此诗,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我们隐约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轻松起来。
全诗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是儿童初学诗品的佳作。让我们和江南的采莲人一起一边采莲一边愉快的吟送这首诗吧!
参考资料:http://zslps.com/readnews.asp?newsid=964

关于莲的诗句

描写莲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见,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花   唐 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明 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荷花   清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游后湖赏莲花   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相和歌辞·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相和歌辞·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相和歌辞·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和歌辞·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相和歌辞·采莲曲   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相和歌辞·采莲曲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相和歌辞·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僧齐己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绝句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望采纳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