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李金发 弃妇赏析(李金发弃妇出自那本诗集)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8 10:02 17

本文目录:

李金发 弃妇赏析

 最佳答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1922年,是李金发在法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他在法国期间深受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魏尔仑与玛拉美的影响,开始模仿象征派写作,并一发不可收。

      表层意义

      从表层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遗弃妇女的悲哀。弃妇以长发遮面,试图隔绝外界的羞辱与厌恶,以及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蚊虫与黑夜的侵袭,象征着世俗的议论和压力,使弃妇感到孤独和无助。

      深层象征

      - 个人命运的象征:弃妇的形象不仅代表被遗弃的妇女,更象征着诗人自身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的命运。李金发通过弃妇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怅惘与失意。

      - 社会与人生的反思:诗中弃妇的孤独与绝望,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忽视,以及人性之恶与人性的脆弱。李金发通过弃妇的形象,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李金发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长发、黑夜、蚊虫、游鸦、舟子之歌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象征主义手法:诗中大量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通过意象的叠加和组合,创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的也能体会到其深层的象征意义。

      - 语言的独特性:李金发的语言风格独特,他大胆启用了自胡适以来的中国新诗创作中没有投入使用的语词与意象,使诗歌呈现出一种陌生化的美学魅力。

      名家点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认为,李金发的诗作《弃妇》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诗人借“弃妇”这个总体意象隐喻着自身漂泊无定、沉独度的命运,西方现代主义人生痛苦感的主题较早地在这里得到回应。

      李金发的《弃妇》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象征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李金发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反思融入到诗歌中,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的也能体会到其深层的象征意义。

李金发 弃妇赏析

分析李金发的《弃妇》的诗的内容

      弃妇》被收在作者李金发的第一本诗集《微雨》里,表现李金发式的厌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这就是李金发的诗所象征的形而上性和神灵性。与别的象征不同,李金发诗所象征的往往是形而上的东西,神秘的和神灵的东西,这是为象征主义对于世界的理解所决定的。另外显示出诗句中想象的新奇性,而这种新奇的想象已经与浪漫主义的想象很不同了。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这三行诗很富于表现力,几笔就描绘了忧伤和烦闷的氛围。《弃妇》这首诗主要写了三个意象:蚊虫、游蜂和夕阳,并用这三个意象抒写了弃妇的清白、哀戚和烦闷。弃妇这个形象也象征着诗人自己所受的种种社会压迫和厌世的心态。

      作为象征派诗歌,《弃妇》这首诗具有与其它类诗很不同的特点。"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诗中暗示的指向,是内在生命,是象征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人的内在生命,而与通常的诗的暗示很不一样了。《弃妇》的创作受到唯美主义思潮的浓重影响。李金发当时认为艺术是不顾道德,也与社会是不同的世界。所以他的美的世界,是创作在艺术上,不是建设在社会上。他的思想是颓废的、神奇的,他的为人是厌世的、远人的。在《微雨》诗集"序言"中,李金发曾说:"中国自文学革新后,诗界成为无治状态,对于全诗的体裁,或使多少人不满意,但这不要紧,美能表现一切"。这首诗运用了"诗的语法"上的创新,即意象之间联络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往往被看成是不通顺。这使得传统诗的读者读它时,不大习惯,感到费解难懂。其实这却是作者在艺术上的创新,是象征派诗歌传到中国后的最大特点。

李金发弃妇出自那本诗集

      李金发 (1900-1976),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 》、《岭东情歌》等。

      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本文推荐:河口学历班招生:https://hekou.hhxxg.com/xuelibanzhaosheng/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