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带熙字的古诗词
最佳答案:
“熙”字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形容和乐、光明、兴盛的情景。
1. 熙熙飞走适,蔼蔼草树滋:出自唐?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
2.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出自唐?郑蕡《春台晴望》。
3. 恍然九天上,熙熙俯人寰:出自元?周伯琦《野狐岭》。
4.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出自唐?白居易《郡中即事》。
5. 熙熙造化功,穆穆唐尧年:出自唐?卢纶《秋幕中夜独坐迟明因陪…谒上公因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6. 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出自唐?郭遵《赋得春风扇微和》。
7. 广道策坚良,熙熙集于菀:出自北宋?黄庭坚《辛酉憩刀坑口》。
8.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出自唐?李建勋《田家三首》。
9. 熙熙晴煦远,徒欲奉尧觞:出自唐?无名氏《长安早春》。
10.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出自宋?晁补之《渔家傲》。
11.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出自唐?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
12.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出自唐?白居易《春游二林寺》。
13.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出自唐?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
14. 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出自唐?元结《忝官引》。
15. 熙熙览生物,春意颇凄冷:出自宋?苏轼《虎丘寺》。
16. 旭旭时将旦,熙熙物自春:出自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这些诗句展现了“熙”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丰富含义,从自然景象到社会风貌,均有所涉及。
诗名里带熙字的诗词有哪些
三适赠道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褐绫袍厚暖,卧盖行坐披.紫毡履宽稳,蹇步颇相宜.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此固不可说,为君强言之.
春游二林寺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牙,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曳鼎歌
作者:武则天 朝代:唐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满庭芳
作者:沈蔚 朝代:宋 体裁:词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熙然.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
西郊燕集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济济众君子,高宴及时光.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野庖荐嘉鱼,激涧泛羽觞.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飏.眷言同心友,兹游安可忘.
带熙字的古诗或成语故事
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白居易《池上篇》
熙熙釂酬笑语言,雷公擘山海水翻。-----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熙熙飞走适,蔼蔼草树滋。-----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
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熙 xī
光明。
兴起,兴盛。
和乐:熙怡。熙笑。
古同“禧”,福,吉祥。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古同“嬉”,嬉戏。
笔画数:14;
部首:灬;
带有熙字的诗词
珍重远方情
惜取最高峰
情怀有如醉
熙事庆升平
只悟世人情
爱君古人风
情理安有异
熙祚必清宁
思古英达士
念昔先君子
情兴占年华
熙熙春日至
- 上一篇: 全部英文(谁能把所有英语的英标发给我啊 ?)
- 下一篇: 百度网盘书籍资源共享(02/2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