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朱自清的绿赏析(03/22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22 09:09 5

朱自清的绿赏析

朱自清的绿赏析

 最佳答案:

      结构精巧

      - 首尾呼应:文章以“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头,又以“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同时强调了梅雨潭的绿给作者带来的深刻印象。

      - 层次清晰: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点明题旨,引出全文;第二部分写梅雨瀑的景色,为写梅雨潭的绿做铺垫;第三部分着重写梅雨潭潭水的绿,是文章的重点;第四部分再次表达对梅雨潭绿的惊诧与赞美,收束全文。

      描写细腻

      - 动静结合:作者既描写了瀑布的动态美,如“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又刻画了潭水的静态美,如“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 多种感官:作者调动了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梅雨潭的绿。视觉上,如“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触觉上,如“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绿的美丽与魅力。

      语言优美

      - 修辞丰富: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将溅着的水花比喻为小小的白梅,将潭水比喻为少妇的裙幅、初恋处女的心、温润的碧玉等,使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用词准确: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如用“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用“踞”字形容梅雨亭的气势,用“浮”字展现梅雨亭的神态,这些词语准确而传神地刻画了景物的特点。

      - 节奏感强:文章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这种节奏感使文章更具音乐美。

      情感真挚

      - 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对梅雨潭绿的描写融为一体,通过对绿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如“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这些语句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 情感变化:文章的情感随着描写的深入而逐渐升华,从最初的惊诧到喜爱、赞美,再到最后的沉醉与不舍,情感的变化自然流畅,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主题深刻

      - 赞美大自然:文章通过对梅雨潭绿的细腻描绘,赞美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追求美好境界:梅雨潭的绿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美好,作者对绿的赞美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朱自清的《绿》以其精巧的结构、细腻的描写、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佳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