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幼儿古诗目标(幼儿小班古诗教案大全)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24 13:14 3

本文目录:

幼儿古诗目标

 最佳答案:

      认知目标

      - 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了解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 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训练幼儿的语感和韵律感,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通过古诗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认知能力。

      这些目标旨在通过古诗学习,促进幼儿在语言、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幼儿古诗目标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精选5篇)

      幼儿古诗教案要求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朗诵古诗。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4】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挂图、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请幼儿讨论。

      2、

      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对!春天到了,小鸟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都要干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时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写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个老人就是行人,这个小孩是牧童,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行人在清明节向牧童问路的情节,这首古诗说的也就是这个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地跟读。

      4、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边进行指导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次朗诵诗歌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跟同伴们互相交流。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大全

        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_@我是分割线@_@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篇二

        《蜂》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蜂》,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蜂》的课件、两只蜜蜂教具、汉字蜂、四幅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古诗。

        古诗接龙游戏。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过渡语:小朋友讲得太棒了!嗡嗡嗡,谁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出示两只蜜蜂)

        2、玩两只小蜜蜂的游戏。

        三、看图讲述,理解图意。

        1、欣赏一组图: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观看课件:蜜蜂采蜜的图片,观察蜜蜂是靠什么来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

        教育幼儿要保护小蜜蜂,不能伤害它。

        3、看图连贯讲述图意。

        四、学习古诗《蜂》

        1、过渡语:其实这四幅画里还藏了一首古诗,有个诗人名字叫罗隐也非常喜欢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酿蜜,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赞扬小蜜蜂,题目就叫《蜂》。

        2、看课件欣赏古诗两遍。

        3、看图分析古诗,了解古诗内容。

        4、注意语气,完整学说古诗。

        5、配上身体动作学说古诗。

        4、结束: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罗隐的古诗《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那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细观察一下它是怎样采蜜的,好吗?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篇三

        《江雪》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