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03/27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27 12:04 3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最佳答案:

      原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写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夔州时所作,当时他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等古迹,感慨于王昭君的遭遇,写下这首诗以抒情怀。

      内容解析

      -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诗人以“群山万壑赴荆门”的雄奇景象,衬托昭君的不凡。

      -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短短十四个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汉宫到塞外,最后只留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揭示了昭君悲剧的原因,汉帝只凭画像认识她,而她死后魂灵只能在月夜归来。

      -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琵琶曲调点明昭君“哀怨”的主题,她的怨恨通过琵琶倾诉出来。

      艺术手法

      - 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典型镜头和细节描写,塑造了昭君的高大形象,如“一去”写出她的气概,“独留”表现她的哀伤。

      - 借古抒怀:诗人借昭君之事,抒发自己对家国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 炼字:如“连”字写出昭君出塞之景,“向”字写出昭君思汉之心,“空”字透露出昭君死后的悲凉。

      思想感情

      - 诗人对昭君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赞美她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同时抒发了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 昭君的“怨恨”不仅包含对皇帝的不满,更包含着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体现了诗人对乡土和祖国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咏叹王昭君的遭遇,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家国的忧思,是杜甫咏史诗中的佳作。

本文推荐:泸西医生/护士:https://luxi.hhxxg.com/yshs/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