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春行即兴赏析(03/29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29 15:28 4

春行即兴赏析

春行即兴赏析

 最佳答案:

      原文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

      - 宜阳:古县名,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涧水:山间的水流。

      - 芳树:开满花的树。

      - 春山:春天的山野。

      译文

      宜阳城下,春草茂盛,涧水东流后又折向西。

      芳树之下无人欣赏,花儿自开自落,春山小路上,鸟儿空自啼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些景象有所感触,写下此诗。

      赏析

      - 首句“宜阳城下草萋萋”:以“宜阳城下”点明地点,以“草萋萋”点明时节。暮春之时,大片土地荒芜,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诗人通过地点和时令写“春行”所见之景象,为“寄兴”埋下伏笔。

      - 次句“涧水东流复向西”:将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太平时期,这里美景如画,农民利用涧水灌溉良田,而如今,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任其“东流复向西”,反映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第三句“芳树无人花自落”:强调“无人”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花儿只能自开自落,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哀伤。

      - 末句“春山一路鸟空啼”:以“空啼”二字,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春山一路,本应山花烂漫,鸟语宛转,但如今却空无一人,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只留下鸟儿的啼鸣,更显凄凉。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作者简介

      李华(约公元715~774年),字遐叔,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

本文推荐:长治仓库出售:https://changzhi.zfsf.com/cangkuchusho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