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目染的成语有哪些(耳什么目染的成语)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3-30 09:59 3

本文目录:

目染的成语有哪些

 最佳答案:

      - 目染耳濡: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同“目擩耳染”。

      -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与“目染耳濡”意义相近。

      - 目濡耳染:意思与“目染耳濡”相同,指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

      这些成语都表达了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反复接触,逐渐受到影响或感染的意思。

目染的成语有哪些

耳什么目染成语

      耳什么目染:耳濡目染、耳闻目染、耳熏目染

      耳濡目染(拼音:ěr rú mù 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官员,官至吏部侍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韩愈简述了房启的一生和为人,房启,字某,河南人。曾祖父房融,祖父房琯,父子相继任宰相。父亲房乘,官至秘书少监,死后赠太子詹事,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一言一行,都严守典训。

      他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因为耳经常听到、眼经常看到为官之道,所以他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也能做好官职之内的事。房启一开始是任凤翔府参军,当时年纪很轻,老百姓和官吏们看见他,都说:“不愧是房太尉的子孙啊!”

      没有人敢拿事来捉弄他转任同州澄城县丞后,房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得体,同僚们都很震惊,非常佩服他。房启在政治上附王叔文,因而由容州刺史贬为虔州长史,死于元和七年。

成语耳濡目染什么意思

      耳濡目染的意思: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的近义词:耳闻目染、耳习目染、耳熟能详、目擩耳染、见闻习染、目染耳濡、潜移默化、耳熏目染、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的反义词:置若罔闻、充耳不闻。

      造句:

      1、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因为母亲是音乐家,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音乐底子不错。

      3、你父亲是个画家,你从小便耳濡目染,难怪有这么好的绘画基础。

      4、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绘画及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5、这样一来,曾经可以在大家庭中耳濡目染而来的常识而今就必须有意识地去掌握了。

      6、因为我的室友都是学德文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会说几句德国话。

      7、袁世凯在这里耳濡目染的,自然是官场的富贵荣华、纸醉金迷。

      8、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

      9、他是个铁匠的儿子,从小的耳濡目染,令他对打铁这门手艺十分熟悉。

      10、在家里孩子耳濡目染着家长的所作所为,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11、八岁小志工跟著父母耳濡目染,把环保当作自己份内的责任。

耳什么目染的成语

      耳濡目染是一个成语,其基本释义为: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从小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不受不良影响,自然地吸收了知识。

      在现代生活中,耳濡目染对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小明的父母是美术工作者,他平时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绘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能在儿童心灵中种下兴趣的种子,进而培养出独特的能力。

      耳濡目染不仅限于家庭环境,还包括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比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长期接触积极向上的朋友,那么他也会受到积极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相反,如果长期接触消极环境,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正面影响的氛围,让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够接受有益的耳濡目染。

本文推荐:盘龙区宠物猫:https://www.kmbdw.com/chongwumiao/areaid-2/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