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胡适 希望赏析(04/03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4-03 07:21 2

胡适 希望赏析

胡适 希望赏析

 最佳答案:

      胡适的《希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刻寓意的小诗,通过对兰花草的种植和期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理想和未来的深切希望与执着追求。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1年,当时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夏天,他去西山拜访友人熊希龄,临别时,熊希龄送他一盆兰花草。胡适满心欢喜地将它带回家,精心照料,但直到秋天,兰花也未开花,这触发了他的灵感,写下了这首小诗。

      内容与结构

      - 第一节:描写了诗人从山中带回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并满怀希望地期待它早日开花。

      - 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对兰花草的热切期待,一日望三回,结果却是失望,因为花苞一个也没有。

      - 第三节:尽管初次期待落空,诗人并未放弃,而是将兰花草移入家中,希望在来年的春天能看到满盆的花朵。

      艺术特点

      - 语言质朴:全诗语言平实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 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动作描写,如“来、带、种、希望”,生动地展现了种花的过程。

      - 数字对比:用“一日望三回”与“苞也无一个”形成对比,突出了种花人的期待与失望。

      - 象征意义:兰花草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希望,通过对其的照料和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思想感情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胡适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新文化、新思想的追求和期待。他以播种者的执着与信心,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像兰花草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开出满盆的花朵。

      影响与传播

      《希望》这首诗后来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修改并配上曲子,改名为《兰花草》,成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校园歌曲,影响了几代人,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胡适的《希望》不仅是一首描写种花过程的简单诗歌,更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和深刻思想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本文推荐:蒙自网站维护:https://mengzi.hhxxg.com/wangzhanweihu/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