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培知识 > 正文

狗猫鼠批注赏析(04/04更新)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4-04 09:42 2

狗猫鼠批注赏析

狗猫鼠批注赏析

 最佳答案:

      主题思想

      - 批判“正人君子”:文章开篇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作者“仇猫”引发,鲁迅借狗猫结仇的故事,反戈一击,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批判他们的虚伪性。

      - 同情弱小,憎恶暴虐: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

      - 对人性复杂的认识:鲁迅认识到人性、物性的复杂一面,批判所谓“正人君子”带着公理与正义的脸谱,背地却狰狞着“吃人”(压迫)的面孔,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

      艺术特色

      - 托物喻人:文章采用托物喻人的手法,将猫的特点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奴才们相似之处联系起来,揭露了所谓“正人君子”们的丑恶嘴脸和虚伪本性。

      - 夹叙夹议:文章结合生动的叙述和精辟的议论,由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到对现实的批判,结构严密,形象生动,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奇效。

      - 语言风格:鲁迅的语言简约犀利,思想深刻,富有形象性、讽刺性和战斗性。文中运用讽刺和幽默的语言,对“现代评论派”颠倒是非的言行做了辛辣的讽刺。

      - 知识广度:鲁迅在写狗、猫、鼠时,旁征博引,列举了日耳曼人的童话、日本“猫婆”传说、北史记载的“猫鬼”、民间传说中的“八戒招赘”、“老鼠成亲”等,展现出很宽的知识广度。

      经典语句赏析

      -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运用对比手法,将老鼠与“名人名教授”对比,嘲讽了“正人君子”们的丑态,表现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 “猫捉老鼠本是天经地义,然而不知是物竟尽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猫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狗。狗拿耗子再不是多管闲事了。”: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极具象征意义,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出社会现象的变化。

      - “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表现出猫对弱者的折磨,作者借此批判那些欺凌弱小的人。

      《狗?猫?鼠》一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本文推荐:河口媒体广告投放:https://hekou.hhxxg.com/meitiguanggaotoufang/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