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 徐志摩 赏析
最佳答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6年5月,是徐志摩偶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首诗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文学赏析
- 形式结构:全诗共两节,每节五行,上下节格律对称,音步安排严谨而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性意象,如“云”与“水”、“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这些意象既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也体现了徐志摩对人生和情感的感悟。
- 主题思想:这首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诗中通过“偶然”这一主题,表达了人生中相遇和离别的必然性,以及对于这些偶然事件的态度——既不必讶异,也不必欢喜,最好是忘掉,继续前行。
- 情感表达:徐志摩在诗中展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对旧情采取理智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纠缠或沉溺。这种态度帮助他度过了感情危机,也传达出一种飘逸潇洒的美和情怀。
总结
《偶然》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形式、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徐志摩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才华。这首诗不仅是对爱情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充满了情趣和哲理,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 上一篇: 最苦与最乐赏析(04/06更新)
- 下一篇: 偶然徐志摩赏析(04/0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