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摘抄及赏析
最佳答案:
精彩片段摘抄
-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 赏析:这段文字是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刻揭示。通过对比祥子前后性格的变化,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黑暗社会中的挣扎与沉沦。语言简洁有力,充满了批判与同情,让人对祥子的遭遇深感痛惜。
- 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车比作武士的徽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车不仅是祥子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他实现梦想的象征,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 赏析:这句话富有哲理,通过比喻的手法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祥子的悲惨命运正是由他所处的黑暗社会环境决定的,个人的努力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揭示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公。
人物描写摘抄
-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 赏析:这段外貌描写简洁传神,通过“圆眼”“肉鼻子”“短粗的眉毛”等细节,刻画出一个朴实憨厚的祥子形象。“脸上永远红扑扑的”表现出他的健康与活力,而小时候被驴啃的疤痕则增添了一丝命运的无奈与幽默感。
-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
- 赏析:运用比喻手法,将祥子比作一棵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坚壮、沉默、有生气,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不善于表达和与人交流,体现了他的内向与朴实。
环境描写摘抄
-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 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
- 赏析:这段环境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老北京的城市风貌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天桥、鼓楼、白塔等标志性建筑的描绘,以及对车厂、大杂院等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祥子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骆驼祥子》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老舍通过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 上一篇: 凤栖梧赏析(04/07更新)
- 下一篇: 海棠苏轼赏析(04/0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