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赏析
最佳答案:
主题思想
- 强调实践出真知:文章通过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强调要正确判断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不能主观臆断。
- 体现求实精神:苏轼不盲从古人说法,亲自实地考察,这种注重实践、追求真相的精神贯穿全文。
结构布局
- 先议后叙再议:文章先提出两种说法并质疑,再记叙实地考察经过,最后得出结论,结构独特,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 层层铺垫:从郦道元、李渤的说法,到寺僧演示,再到月夜亲探,层层铺垫,逐步引出作者的结论。
描写手法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描写绝壁下的大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山上鹘鸟“磔磔云霄间”,形象生动,令人如临其境。
- 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景物描写,又有动态的声音描写,如“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动静相宜,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语言特色
- 简洁灵活: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噌吰如钟鼓不绝”,“窾坎镗鞳之声”,寥寥数语,将声音描绘得栩栩如生。
- 多用修辞:运用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量。
名家评价
- 明代归有先评价此文:“东坡以事理反复推勘,思之至深。石钟山之得名,东坡之所得,虽未必然,终是近理。”肯定了苏轼深入探究的精神和文章的合理性。
《石钟山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也是一篇富有哲理和科学精神的文章,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 上一篇: 再回首歌词 姜育恒(04/07更新)
- 下一篇: 考研可以自己报名吗(考研可以自己报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