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我看赏析
最佳答案:
作品原文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8年6月,当时穆旦作为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学生,随学校迁往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学习。云南宁静美好的春天给了他全新的体验,自然的广博更让他叹息,于是怀着敬畏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
- 意象与意境
- 春风、青草、绿潮:诗歌开头的意象充满了生机,春风暗示着春天的朝气和活力,青草则生机盎然,绿潮可以理解为湖水泛起涟漪、蓬勃有活力的态势或布满青草的绿地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
- 飞鸟、流云、大地:诗人视角转向天空,飞鸟的自由、流云的变幻与大地相互照应,展现出自由、活力与美的感受。
- 情感表达
- 欢乐与忧戚:诗人感叹逝去的欢乐和忧戚,表达了对浓烈情感的不舍与不甘。
- 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诗人将自然拟人化,表达了对大自然丰润生命的赞美和亲近自然的愿望。
- 古今对比:通过远古哲人与今人的对比,突出了古今人们对自然的热烈期望,以及时间流逝中生命的成熟与沉淀。
- 艺术手法
- 拟人、通感: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使景物更具人情味,如“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流云慢慢晕开,凝望它的大地为之沉沦”等。
- 视角变化:诗人视角灵活自由,从平视到仰望,从地面到天空,形成了对比和层次感。
名家点评
这首诗表达了自我和大我、个人和社会融为一体的意识,“你”“我”密不可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我交融。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他的诗作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我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穆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艺术追求。
本文推荐:石林废物拆除:https://www.kmbdw.com/feiwuchaichu/areaid-8/
- 上一篇: 中国妈妈舞蹈赏析(04/07更新)
- 下一篇: 赵今麦主演的电视剧(《在一起》是什么时候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