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中作赏析
最佳答案: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是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所作。
诗句解析
-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描绘了旅途的壮阔景象。诗人骑马疾行,显示出旅途的紧张,同时也展现了西北高原的辽阔和天地相接的壮观。
- “辞家见月两回圆”:从时间着眼,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两个月来,诗人一直在路上,每见月圆便想起家乡,柔情似水。
-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诗人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今夜何处宿营,同时描绘了沙漠的荒凉景象,平沙万里,不见人烟,显示了边疆地域的荒凉和戎马生涯的艰苦。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叙事、写景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 意境壮阔:全诗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情感表达
- 思乡之情:诗中对家乡的思念贯穿始终,尤其是在月圆之夜,诗人的思乡之情更为强烈。
- 从军豪情:尽管有思乡之苦,但诗中同时也显现出诗人从军的豪情壮志,以及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会和深厚感情。
《碛中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本文推荐:石林计算机/网络/通信:https://www.kmbdw.com/jsjwltx/areaid-8/
- 上一篇: 攫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04/08更新)
- 下一篇: 一会儿一会儿怎么造句(04/08更新)